为什么越护肤、痘痘越严重?
其实核心原因往往并非护肤品无效,而是护肤习惯违背了皮肤的生理规律,导致毛孔堵塞、屏障受损或菌群失衡。
我们可以从 4 个关键护肤误区来解析背后机理。
1. 过度叠加护肤品=直接堵塞毛孔
皮肤的吸收能力有限,同时叠加多层护肤品(爽肤水 + 精华 + 乳液 + 面霜 + 防晒),超出皮肤承载量的成分就会残留在毛孔开口处,与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混合,形成栓状物堵塞毛孔,进而诱发闭口、粉刺甚至炎性痘痘。
✳一些常见致痘风险成分
封闭性油脂:矿脂(凡士林,高浓度时易闷痘)、羊毛脂、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
硅油类: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部分皮肤吸收差,易在表面堆积致闭口)。
2. 过度保湿=干扰皮肤自身调节
皮肤有自我调节水油平衡的能力。
油皮 / 混油皮本身皮脂腺活跃,要是长期使用高保湿、高封闭性产品,厚重奶油霜、油脂含量高的修护霜类,会给皮肤传递水分充足的信号,抑制皮脂正常排出。并且,厚重的质地会包裹皮肤,形成局部厌氧环境,刺激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就会加重炎症和痘痘。
✳一些保湿建议
油痘肌 / 混油痘肌优先选凝胶状、啫喱状保湿产品,或含神经酰胺、维生素 B5、透明质酸等轻修复成分的乳液,避免用面霜。
干痘肌避开含矿脂、羊毛脂等致痘油脂的产品,可选含角鲨烷、霍霍巴油、向日葵籽油等低风险油脂的保湿霜,兼顾保湿与透气。
3. 刺激性成分叠加=引发屏障受损
功效型成分虽能改善痘痘、暗沉,但均具有一定刺激性。
同时叠加多种猛药(如刷酸 + 维 A 酸 + 高浓度 VC),会过度剥脱皮肤角质层,破坏皮肤屏障。屏障受损后,皮肤会出现代偿性出油(越干越油),同时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易引发红肿、刺痛等炎症反应,反而加重痘痘。
✳循序渐进用猛药
使用功效成分,从低浓度、小范围、隔 2-3 天 1 次开始,待皮肤适应(2-4 周)后,再逐渐增加频率和浓度。避免同一时间段叠加 2 种及以上刺激性成分,屏障受损时不要使用。
4. 清洁不当=再次堵塞或过度脱脂
清洁是护肤的基础,但清洁不到位或清洁过度,都会诱发痘痘。
✳一些清洁小建议
用卸妆油 / 膏时,先干手干脸按摩 1-2 分钟(溶解彩妆和防晒),再加入温水充分乳化(乳化至油感消失、水质清澈),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30 秒以上。
卸妆后必须用洁面产品二次清洁,避免残留。痘痘期间少化妆。
无论什么肤质,我都建议用氨基酸表活或 APG 表活的洁面产品。温和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