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不到7时,负责调地拆迁的崂山街道机关干部就陆续到达各自负责的项目现场,现场办公是他们的常态。“坐在办公室只能列列计划,能不能顺利推进,推进到哪一步还是得到现场……”刚坐下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的崂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徐鹏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电话没接完,徐鹏歉意地示意记者要马上回调地现场。
紧张忙碌,又充满激情;紧锣密鼓,又有条不紊。这是采访时崂山街道党员干部给记者留下的印象,饱满的精气神展现出过硬的队伍素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为全市区域开发和园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崂山街道紧跟全市大局,从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基层党员等多个层面入手,扎实推进“双提”工程,激发党员干部争先领先、创新实干的精气神,推动区域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
一条主线抓服务
“重点项目是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强大引擎’,要始终突出服务项目建设这根主线,促进崂山发展!”崂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士波坚定地说。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服务项目必须真抓实干。如何抓?如何干?崂山街道自有破题之道。
5月是崂山街道确定的拆迁攻坚月,多个市级重点项目区域建筑物拆除工作都要在月底见到实质成效。每天17时,班子成员和各项目责任人都要回街道参加调度会,大家在会上不讲“好听的”,只讲“差在哪”,一起研究解决方法。信访维稳、拆迁征地等难点工作,由班子成员带头攻坚克难,每个人主动认领攻坚任务,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日调度、周总结、月考核”的形式督导各项工作落实。目前,2012年以来一直没解决的遗留难点问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通过班子成员、农村干部持续多方面做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古塔村3户、大疃村1户果树完成兑付清表;八亩地房车营地4户2500平方米建筑物已完成拆除;景观带1户达成协议,领取了剩余补偿款,启动绿化施工;完成碳纤维取土区域3栋二层楼房拆除、解决了新三中区域方塘问题;同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自4月26日启动河南村等4个村1704户安置协议签订以来,党员干部沉在一线、攻坚克难,不到20天时间签约率达99%以上;进入安置协议阶段的小河于家村,也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签约。
针对近年来年轻干部较多的实际,崂山街道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强化机关队伍建设。目前,已成立18个新老帮带小组,老同志授课形式灵活,有时在会议室图文结合讲,有时在走访中现场传授,有时在调地拆迁现场手把手教。边学边实践,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农村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和丰富。“比、学、赶、超”在一线取得实效。
康得碳谷科技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我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点项目,计划年内部分投产。这是近年来我市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对综合配套设施要求也很高,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街道协调解决。例如,在土地坐标落点核实过程中,出现了村界划分不明确的问题。现场办公的街道工作人员立即给徐鹏打电话。这也是采访之初,徐鹏匆匆离开的原因。
一张台账晒进度
“我们把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具体到人,并规定了完成时限。大家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工作快速推进。”崂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玉国告诉记者。
在李玉国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份《2018年崂山街道工作要点》和《环境综合整治责任清单及问题照片》,上面详细记录了每项工作的明细内容、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限等。这是崂山街道对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和年初工作思路,建立的重点工作台账和突出问题台账。总台账下面又分设了专项工作台账,对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制定措施,全面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
重点项目区域建筑物拆迁工作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今年,项目建设区内有一家养殖场的整体搬迁工作让机关干部孔学田十分棘手。“讲政策、讲法律、联合他的亲戚朋友一起劝解,前期我们多次做动员工作,但养殖场搬迁这事与当事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工作并不好做。”为了做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孔学田几乎天天往养殖户家里跑。得知养殖户找不到合适的新场址,孔学田就帮着一起找,从夏庄镇到崖西镇,从崖西镇到大疃镇,再到滕家镇……几个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内陆镇街,孔学田跑了个遍,还要协调相关部门的专家帮忙规划、论证,前前后后付出的辛劳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除了调地拆迁,拆除违建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机关干部们并不畏惧。前不久,崂山街道城建办对南山南路各厂房内彩钢瓦结构板房进行了全面拆除,拆违面积2000余平方米。“拆除前,我们多次与当事人进行沟通,适当延长拆除时间,希望他们自行拆除,最大程度保护他们的物资财产。‘自拆’到期之后,在获得当事人支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助拆。”负责城建工作的马建科告诉记者,崂山街道在拆违整治工作中,一方面,坚持宣传先行,让拆违控违工作广为人知、家喻户晓,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另一方面,采取人性化拆违,给予适当延期拆除处理,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圆满完成拆违控违任务。目前,市级督办的第一批次58处违建,已拆除45处共7153平方米。
建台账、知任务、明责任、亮进度。今年,崂山街道上账项目涉及22大类100多小项,销号项目达43项。对于临时性、阶段性任务,崂山街道会及时充实到台账中,确保重点工作不漏项、抓到位。
一套机制谋长远
工作项目化、台账化、清单化背后体现的是每名机关干部需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在推进绿满荣成、农村改厕、城乡环卫一体化、棚改等重要工作中,崂山街道机关干部、各村干部都要根据“双提”目标承诺,制定详细的工作配当,机关层面谁负责、谁落实、谁担责,村居层面差异化考核奖惩分明。
据崂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杜敦义介绍,差异化考核根据村庄基础、规模、工作性质、总量、参与度等进行分类赋分,有效防止了“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的情况出现。例如,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一轮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验收中,三类村崂山屯村一次性通过验收,将实行高于一类、二类村通过验收的奖励。街道在“月考”后立即兑现奖励承诺,这大大激发了农村干部的创先争优积极性。大家纷纷说,不在乎奖励多少,有里有面才是好。
杜敦义说的“月考”就是月例会。将月例会由班子内部召开转变为面向全体机关干部及农村负责人,班子成员都要轮流进行“讲台”汇报,杜敦义的点评更是毫不留情面。“有问题我们从不藏着掖着,而是拿到台面上一起讨论解决;也不搞突击检查,班子成员每天下村,具体干了什么工作都得传照片到微信群,用图说话。我们还创新农村工作评比形式,由农村干部提供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街道统一分类制作PPT。在月例会上用PPT演示的形式展示各村工作。每月考核时,谁这个月干了什么、成效如何一目了然,要是跟不上进度、落脚的,不论是谁都要红红脸、出出汗。很多人都说‘月考’有压力,但越有压力就越有动力,压实担子大家才能沉下心、俯下身地抓工作。”
崂山街道在对重点工作实行日调度、周总结、月考核的同时,还利用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崂山街道机关干部始终保持着一股子韧劲砥砺前行,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抓产业、抓发展,比干劲、看成效、促升级的浓厚氛围,逐步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项目优势转化为崂山新一轮发展动能。